详解直播人的为与不为,互联网直播营销新规将带来哪些改变?-博天堂国际

今年以来,互联网直播行业飞速发展,得益于移动设备的普及与移动网络用户群体的扩大。尤其是2020年初疫情期间“宅经济”的刺激,又给互联网直播行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据艾媒咨询(iimedia research)数据显示,预计2020年用户规模将有望达到5.26亿。直播行业庞大,有广泛的用户群体,是直播平台赖以生存的基石,也是对直播平台管理能力的极大挑战。

《互联网直播营销信息内容服务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下文简称“本规定”)应运而生。本规定主要从直播营销平台、直播间运营者和直播营销人员两个维度展开,为直播平台如何进行自我管理、以及主播行为规范提供了明确的方向。互联网直播将会迎来哪些监管?接下来,易盾带您划重点。

一、直播平台的三大要求

根据《互联网直播营销信息内容服务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直播平台有以下责任和义务:

1)各项安全运营机制要健全,并且要配备专业人员以及技术能力。

2)要与直播运营机构明确,直播内容发布、审核责任。

3)主播要实名,并且支持动态核验。

4)一旦发现违法和不良信息,要立即处置(包括但不限于弹窗、警告、限流、中断直播等)

5)未成年人保护机制要健全

6)要有主播信用评价体系,指标包括用户评价、投诉举报、平台处理、监管通报等。对违规主播,也可以采取暂停发布、注销账号等措施

7)直播内容保存不少于六十日,交易信息不少于三年。

总体来说,本规定对直播平台的基本要求主要有三:第一,各项安全管理机制要健全;第二,对直播间运营者和主播尽到管理、规范的职责;第三,对直播所产生的内容负责,一旦发现违法和不良信息,需要立即处理,并对涉事主播进行处罚,上报有关主管部门。

二、直播人的为与不为

本规定的第16条和第17条对直播间运营者和直播营销人员的行为做出了明确规定。

以下几件事情不能做:


以下这几个环节需要重点关注:


三、这几类问题是重点

从以上两条规定可以总结出,平台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主播经纪公司以及主播做重点约束:

1)直播数据不能造假,比如关注度、浏览量、点赞量、交易量等

直播间数据造假屡见不鲜,以前这属于灰色地带,也经常被当做一种提高主播人气、刺激消费者购买的运营手段。从直播间人数、购买量、到主播打赏,无一不能造假。但这其中的危害也着实不小。

举个例子,一个主播本来没什么人气,但如果通过买粉丝、刷热度、弹幕、打赏这类违规手段,成为一个“高人气”主播后,继而谋求广告资源进行带货,再对销量、购买人数进行造假,引诱普通消费者盲目跟风购买。消费者收货后,却发现货不对板,或者其他问题,最终损害的还是普通消费者的利益。

这类主播或者主播经纪公司的数据造假,一般都由完整的黑灰产业链提供支持,但直播平台为了顺应监管需求,要严格防范此类问题,也并非无计可施。

一般情况下,为了保证收益率,此类数据造假都采用非真人、批量机器手段进行操作。相比真人,这样操作成本更加低廉。在这个大前提下,我们就可以通过采集参与直播间互动用户的操作设备信息、网络环境等手段,识别非真人用户,并且为类用户的设备打上唯一标识,可对此类违规设备进行持续跟踪、精准定位,为后续数据造假的管控提供有力保障。

此外,直播平台还应该对主流群控系统,多开工具等进行监控和识别。这些也是数据造假必不可少的条件。

2)未成年人保护

首先,直播营销平台应当建立健全未成年人保护机制,以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为重。对不适宜未成年人参与的互联网直播营销信息内容服务,直播营销平台应当在信息展示前予以提示。

此外,本规定明确,直播营销人员或者直播间运营者为自然人的,应当年满十六周岁;十六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申请成为直播营销人员或者直播间运营者的,应当经监护人同意。

易盾新增未成年保护功能,涵盖人脸性别、年龄识别,增加喝酒、纹身检测等。依靠精细化策略,机器能够自动检测未成年人不宜接收的内容,包括儿童色情、儿童邪教、腐文化、校园恋情、应援打榜、饭圈文化等数十种内容分类,为未成年人打造清朗的线上世界。


3)传销、诈骗、赌博等 

在直播平台上,一部分人吸引流量不是为了带货,而是为了实施传销、诈骗、赌博等不法行为。

近期,荐股投资类的诈骗案也搭上直播间营销的快车。先搭建临时的直播间进行引流,再筛选受害者入群,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开始荐股,直到有一天个股崩盘,所谓的庄家和专家突然消失,这种诈骗伎俩被称为“杀猪盘”,在近期多次出现。根据文件,上述直播间行为将被重点管控。

这类骗局造成了恶劣的影响。骗子往往更改ip地址、更换公司马甲,继续寻找下一个“猪圈”进行收割,投资者损失巨大。文件要求,直播间运营者应当依据平台服务协议做好语音和视频连线、评论、弹幕等互动内容的实时管理。


针对此类诈骗案件,易盾仔细研究诈骗案例,编写自动化的拦截程序,及时阻止诈骗犯对羔羊们的“花言巧语”。机器每秒能够识别成千上万条对话,以一种任何人工审核团队都达不到的速度,跟上即时直播间的业务场景。

当然,诈骗犯的适应性也非常强。他们不断改变策略,利用代替名词,来躲避自动检测算法。举个例子,在网络诈骗群中,赌博不说下注,说上分,投资会说设置,而股票会说盘子。即便如此,诈骗犯无法轻易骗过易盾的策略分析师。通过深入了解这些案例,易盾运营团队不断增加有诈骗嫌疑的常用关键词。

其次,易盾也注意到不少网络诈骗犯具有突出的行为特征。作为一个有组织的商业化团伙,网络诈骗犯不经意间流露出许多团伙特征:一是、使用相似的公司名称;二是、注册账号使用的手机号前几位是连号;三是、签名、头像、昵称等用户信息大同小异;四是、共用“手机号”、“移动设备”、“ip地址”、“银行卡”等基础黑产资源。

通过研发安全sdk,易盾可对伪造流量数据的等违规的用户设备信息进行深度分析,识别设备异常的同时,并生成唯一识别id,永久对该设备进行精准定位。与此同时,通过对用户网络环境的检测、风险用户画像积累、用户关联图谱分析、风险数据预警等多种手段进行防御,助力直播平台健全主播信用评价体系,提前感知监管风险。

网站地图